观众苦高票价久矣 ,调低结算价能否吸引更多观众进影院?
电影票"降价"了,这次是从源头开始调整。
1 月 1 日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,有影院接到通知,由金晨、孙阳、李雪琴等主演的正在上映的影片《"骗骗"喜欢你》自 2025 年 1 月 2 日起(含)调整结算标准:本片数字 2D 版本结算标准统一调整为每人次票价:全国统一 19.9 元 / 人 . 次,其余版本不变。
图片来源:受访者供图
同日,由焦俊艳、张琪、于洋等主演的《火锅艺术家》发行方也向影院发布"提档及调整结算标准的通知":影片原定于 2025 年 1 月 3 日 18:00 全国公映,现决定提档于 2025 年 1 月 3 日 9:00 上映。另 1 月 3 日起(含),本片结算标准调整为,数字 2D 版本结算标准全国统一 19.9 元 / 人 . 次,其余版本不变。
图片来源:受访者供图
1 月 2 日,济南新世纪电影城经理李言鲁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目前只接到以上两部影片的调整通知。"希望能是开始,更多的影片参与进来,才会让普通老百姓感觉到影片的票价确实降了,如果只有一两部则感知不明显。"
李言鲁认为,对观众而言,最直观的改变将是:25.9 元 / 张、29.9 元 / 张的电影票价又回来了。"我今天(1 月 2 日)就把价格调下来了,《"骗骗"喜欢你》黄金时间的场次价格为 29.9 元 / 张,早晚场是 25.9 元 / 张。"
不过,另一位电影行业从业者却提出一种顾虑。"虽然影片调低结算价格是一次尝试,但是也有大影院提出反对意见,他们会担心如果春节档的票价也卖这么低,会错过好不容易等到的‘回血’机会。"
观众苦高票价久矣 调低结算价能否吸引更多观众进影院?
据猫眼专业版数据,截至 1 月 1 日 21 时 54 分,2025 年元旦档票房破 3 亿元,《误杀 3》《小小的我》《"骗骗"喜欢你》分列元旦档票房榜前三名。
图片来源:猫眼专业版
超 3 亿元的票房,可以说为 2025 年的电影市场开了个好头,尤其是今年元旦档期只有 1 天。但另一方面,与 2024 年元旦档 3 天 15.36 亿元的票房相比,今年元旦档的票房成绩并不算亮眼。
面对不算景气的电影市场,片方开始"自救"。1 月 1 日,《"骗骗"喜欢你》和《火锅艺术家》均向院线、影城发布影片调整结算标准的通知。简而言之,数字 2D 版本结算标准统一调整为 19.9 元 / 人 . 次。
据猫眼专业版此前的发行通知,《"骗骗"喜欢你》此前的票房结算标准为:A 类城市(北京市、上海市、广州市、深圳市)的数字 2D 版为 40 元 / 人 . 次;B 类城市(除 A 类城市以外的其他城市及地区)的数字 2D 版为 35 元 / 人 . 次。而《火锅艺术家》在 A 类城市之外,还划分了 B、C 类城市,A、B 类城市结算标准与《"骗骗"喜欢你》一致,C 类城市结算标准为 30 元 / 人 . 次。
图片来源:猫眼专业版截图
对比来看,对于 A 类城市,此次数字 2D 版本结算标准降低了足有一半多;对于 B 类、C 类城市,也是大幅降低。
电影票价属于市场调节价,影院可以自行制定销售价格。但是,无论影院如何卖票,最终都以不低于结算标准约定的价格与发行公司进行结算。
制作人、监制、策划人谭飞认为,这样的调整无疑是一次聪明的市场举动。观众苦高票价久矣,"票价高"一直排在阻止观众进影院因素的高位。而这次两部电影的调价策略,显然是片方瞄准下沉市场的一次主动让利行为。
"这两部电影类型是喜剧,市场的主力调性偏下沉,调低(结算)价格有利于降低下沉市场观众观影成本,从而吸引更多观众进场。从出发策略来讲,是用低价换取更多观众进场从而提升最终总票房。这种策略效果如何当然有待检验,但我必须为这种灵活市场对策鼓掌。希望今后的电影可以随行就市,随市定价,而不要死守着一个统一价格。往下调价的做法既有利于调动影院积极性,更有利于吸引更多愿意平价消费电影产品的观众。电影票结算价上越灵活,相信电影本身发行的腾挪空间就越大,对普通观众的吸引力也会越大。希望这样的改革、改变更积极,更活跃,更大胆,更机动。"谭飞表示。
电影票太贵 观影人次就会减少
2024 年,电影市场以 425 亿元总票房收官。猫眼研究院发布的《2024 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》(以下简称"《数据洞察》")表示,2024 年的总票房体量与 2015 年相当,同比上年下降 23%。经历了春节档和五一档的热闹后,2024 年的暑期档、国庆档、贺岁档票房均不尽如人意。
2024 年,电影市场总观影人次破 10 亿,近 10 年场均人次震荡下降。此外,电影平均票价回调 1%,与 2023 年基本持平。值得注意的是,电影平均票价连续 4 年超过 40 元。2022 年以来,电影平均票价一直处在超过 42 元的"高位"。
图片来源:《2024 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》
电影票太贵,会带来什么后果?最直观的,恐怕就是观影人次减少。根据灯塔专业版,2024 年 10.1 亿的观影人次,是近十年来的新低(2020 年和 2022 年电影院长时间未开门除外)。电影市场观影的高峰期,出现在 2017 年— 2019 年,每年有约 17 亿人次的观众走进电影院。
观影人次减少,银幕数却连年增加。2014 年,国内银幕数刚过 2.6 万张,2015 年起,电影行业蓬勃发展,银幕数突破 3.4 万张。到了 2019 年,银幕数达到 6.8 万张;2020 年— 2023 年,银幕数增长速度开始放缓,保持在 8 万张以内。但到了 2024 年,电影行业不再欣欣向荣时,银幕数却迈过 8 万张大关。
"(新冠)疫情后影院年收入较疫情前下滑;连续 5 年低收益运营,影院经营面临困境。"《数据洞察》指出。所以,高结算价之于电影院,是一笔相当大的支出。"现在是大部分影片的最低限价都是 35 元 / 人 . 次,以前影城在竞争的情况下,做个低点的票价还要自己贴补。"李言鲁表示。
图片来源:《2024 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》
以万达电影为例,其在 2024 年三季报中披露,2024 年 1 — 9 月,公司国内直营影院实现票房 46.1 亿元(不含服务费),同比下降 25.9%;观影人次 1.1 亿,同比下降 25.8%。
面对全国票房产出不足,各家电影院都积极调整业务,如结合各档期打造差异化营销活动,在电影院进行赛事直播,卖游戏与电影的周边衍生品及主题套餐等。
那么,片方和发行方决定降低影片结算标准,能否真正拯救电影院,以及拉动观众?李言鲁希望能有更多的片方适当降低结算价,"尤其是一些中小成本影片,没必要都是 35 元或 30 元的最低结算价,这样在价格上就远离了普通观众。当前的市场环境,片方降低结算价,影城降低票价,共同把更多的观众吸引到影院,才能加热市场"。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"每经影视",作者:毕媛媛镇江股票配资,编辑:董兴生,36 氪经授权发布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在线实盘门户网_正规实盘配资专家_券商实盘配资门户网观点